春运,承载着中国人万家团圆、欢度春节的美好愿望,同时由于其规模浩大,延续时间长,也被称之为“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迁移”。2024年春运从1月26日开始,至3月5日结束,为期40天。交通运输部预计,今年春运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。中国经济网记者也加入了这一“迁徙大军”,并对所见所闻进行了记录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2月7日,北京南站正在候车的旅客 郭涛/摄
正在候车的旅客 郭涛/摄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旅客正在检票 郭涛/摄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在北京工作的杨女士,老家在青岛莱西,因为没买到直达莱西的高铁票,最终选择在青岛站转车。“我们早上6点出的门,整体还比较顺利,在青岛倒一趟车,下午2点多就能到家了。”杨女士说道,“北京到莱西车少,青岛相对好抢一些。这次感受了一下‘12306’的候补功能,还挺好用的,下单不到半个小时就显示买上了。”
铁路工作人员正在检查铁轨 郭涛/摄
工作人员 郭涛/摄
工作人员 郭涛/摄
工作人员 郭涛/摄
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,在2月7日的北京南站,与杨女士一同踏上回家路的人们挤满了候车大厅,而在他们的背后,则是坚守岗位的铁路工作人员。正是这些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,得以保障春运的顺利进行,才让“游子”们的回家路变得顺畅。(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涛)
(责任编辑:郭跃)